十三届全国美展引争议,来看大咖回应质疑
近日,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举办,各位国内美术界“大腕”就全国美展与中国画的发展各抒己见,发表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观点。
何家英(中国美协副主席):
与以往相比,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表现取得了非凡的成绩,让人感觉耳目一新。而且我有一种感觉,大多数优秀的作品全都是年轻人画的,可见年轻时候、不出名的时候的创作,对一个人一生的创作来说,有多么重要。我们也都年轻过,给大家留有印象的好作品,都是年轻时候画的。正是年轻人不断求索,使你们的作品爆发出惊人的才智,在世界融合的背景下,一方面深深扎根传统,一方面开阔视野。大多数作者都有一个博大的胸怀,有国家情怀,而非不停留在自己,搞小趣味。所以本届中国画展从整体上来看,有一种宏大的气象,表现出了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。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情感会聚在一起,描写了一个今天中华民族在复兴过程中,中华民族的崭新状态。
看到这些作品,我是被感动的,曾经我们也是在创作一线的画家。今天,我感觉很多的作品,值得我们学习。有些作品依然是从传统的笔墨和文化中深挖,闯出了不同于旧文化的东西,还有一些作品是从中国传统壁画中得到启发。还有一些作品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,形式创新都非常有新意。可贵的是能把现实生活,创作成艺术语言,带有一种艺术高度,提炼和提升了生活的境界。
当然,还有大量的作品雷同化、庸俗化,但一大部分作品,都是具有高度的,这就够了。不能说因为有一些不算太好的作品,就忽略了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,不然的话,会抹杀我们今天展览的价值。总之,我为年轻人感到骄傲,非常敬佩你们。
王书平(中国美协副主席):
这次美展感觉非常成功,进入展厅的时候很激动、很受教育。这次美展感觉题材非常广泛,各个方面内容和题材,表现的都非常深刻。再次证明了我们的艺术家在走进生活中去,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的过程中,非常用心、用情。艺术表现手法也丰富了,说明了我们的美术家们在不断的创新。
我也感觉这次涌现出来的青年画家很多,看得出来他们为了出精品画,下了大工夫,在这一点上我也非常受感动。
这次展览,我想肯定会吸引大量全国的从事美术创作的画家,尤其是中国画家,他们也是盼望许久。的确是很多作品,让我们看了久久不愿离去。
我唯一提一点意见,我还是希望从写意画上再加把劲,就拿我们天津来说,写意画基本没有。我作为中国美协副主席,希望还是多弥补写意画这一块。
张望(山东美术馆馆长、山东省美协主席):
从此次展览的规模,可以看出我们的重视、责任和担当。这次能够承办下来,非常不容易,我们跟江苏、浙江和湖南竞争,所以我们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。我们希望这次不光是做这个展览,而是促进我们山东美术的创作。我们都知道山东是一个美术大省,画家数量非常多,艺术教育也硕果累累。另外山东的艺术市场非常有名。所以社会基础好,几乎从上到家,对艺术的热情和爱好,我感觉对全国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。所谓一个艺术家,我也感觉非常自豪和幸运。
这次围绕这个展览,我们做了很多动员工作,全省各地我们跑了一圈。通过动员、观摩、指导,我们发展了很多优秀的作品,获奖提名里光山东的就有3名,入选作品60件,进京作品18件,各方面数据都是名列前茅,更重要的是年轻画家的创作思路是开放的。
年轻人确实把现实主义创作思想,跟这些年出现的新鲜的艺术语言兼顾了,集体情感和个人情感也结合了,从很多作品是能够看到的。这次承办这个展览,山东确实学到了很多。我也是全国美展的实践者,也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,我祝贺获奖提名的年轻人。
尚辉(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、《美术》杂志主编):
从194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诞生,我们是可以看出,全国美展是具有庆典性质的展览。从当时到今天,全国美展涌现出的作品,基本跟表现社会正能量相关。
第十三届全国美展,可以说对70年中国画发展的回顾和小节。从展览整体上来看,一楼大厅的《使命》和《都是热血儿郎》,都是表现当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,有独特的价值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,从表现历史题材上并不是特别多,但像表现《使命》和《都是热血儿郎》这样现实题材、表现积极健康形象的还是非常多的。
从第十届全国美展开始,写意作品数量下降,艺术水准下跌,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学术界探讨。水墨人物画的变革,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已经完成了。网上也有很多质疑,有很多照片跟入选作品雷同。如何将中国绘画语言和表现精神有一种超越,这的确是一个学术问题。
此外,这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家的作品,借用了版画、水彩画的技法。中国画借用别的语言,或者作者跨界创作,是一种现象。但这种“出位”,要出多久?什么时候回归?中国画一直在变革、变迁,艺术语言也在变化,这一届非常明显,就是工笔画占总入选57.2%,写意占42.8%。看得出来,全国美展还是有基本格局。
陈履生(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):
我感觉工笔画的占比,绝对比尚辉先生统计的数据要高,绝对不止百分之五十几。全国美展之一的功能,就是呈现五年来美术创作现状。今天有很多记者问我,本届比以前的差异,我认为就是题材——高铁、天眼、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等内容,都是上一届没有的。光是“天眼”,本届就有三件。至于表现形式和内容,几乎都是一致的。
这次的展览,我用两个字表达我的感受——“密集”。我想用“密集恐惧症”来形容。中国画展览的数量太多,如果砍掉一半,我认为整体感觉会好很多。三层楼的画看完,整体感觉都有点晕。我不认为谁能细细地每一件都看完,但其实每一件作品都很下功夫。工笔画也特别多,画面的内容、形象、结构、表现,也非常密集。工笔画也密集,写意画也密集,中国画里的疏密关系我们都学过,却都异常密集。
对于全国美展的认识,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,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全国美展?理解全国美展,美协对于公众的质疑都没有解决和解释。对于问题,我们都没有梳理和解释。四楼的文献展,我认为非常好。山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也有全国第一大美术馆,全国美展是面向公众的,我们怎么对公众交待?
网上现在有很多质疑的言论,例如照片跟作品雷同的问题,我们应该正面回应,因为这些社会的关切和质疑,都是专业的人发现的。发现的问题毕竟是冰山一角,我们有没有章法来杜绝这样的问题发生?这样才有益于第十四届全国美展,否则下一届什么状况,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预料到。
罗世平(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、著名美术理论家):
第一,普遍能在此次展览的画面中感受到年轻的气息,入选的和获奖的作者都年轻化,这是一个新气象。中国画后继有人,这也是一个好现象,因为不断有新人出来。
第二,我的感受就是“大制作”,总的来说,作品尺幅都在2米左右,小的作品非常少。通常工笔画要画得工整细密,小画为多,而本届展览工笔画的大制作数量比较多。年轻的画家改变了工笔画原来的普遍现象,他们告诉我们工笔画也能画大制作。而且现实题材比较多,人物画、山水画、花鸟画,各种题材都有跟都市有关联的题材,这表现了作者对于时代、现实生活的关注。我想这是这届大展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。
第三,工笔画从技术手段、材料、工艺、制作手法,都比原来丰富许多。对于岩彩等其他画种材料的运用,材料的更新,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。但这个特点,我想仅仅体现在工笔画。水墨画中的新尝试,成功案例不太多。
中国画毕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长起的一棵大树,中国画越来越史实化、照片化,是好?是坏?需要大家思考。现在的中国画也愈发依赖照片,依赖细腻写实,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。当下全球艺术界都不把写实当成潮流,西方绘画向我们的写意奔跑,我们却向写实奔跑,作为尝试是无可厚非的,但是否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,我想我们要打个问号。我们尊重艺术的规律,就要尊重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写意精神,这一点要在中国画创作中捡回来,这是中国画发展需要紧紧扣住的主题。希望下一届全国美展有更多这样的作品,取得更大的成绩。
另外,就是这次画展确实看不到太好的大写意作品,有一些工兼写也差强人意。画家年轻化是一个好处,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,我们能不能在五年一届的大展上,鼓励中老年有写意功底的艺术家多参加这样的展览。年轻人画写意画确实比较困难,现在全国美展成了年轻人角逐的战场,希望也不要放弃中老年人群体,也许面貌会不太一样。
牛克诚(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):
本届与上一届相比,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,就是在座的各位都能回忆到——五年前,所谓的“当代艺术”非常盛行,中国画似乎做得不够“当代”。2019年,“当代艺术”正在消退,我们能够反观中国画的环境和状态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看全国美展中国画展,可以寻找到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。我想中国当代艺术体现在三个方面:
一、根植于中国现实土壤,因为中国是个奇迹。改革开放40年,中国以这样的速度站起来、富起来,这样的经济强国,必然对文化有所要求,那就是文化也要强起来,影响世界。我们每个人都与现实共前进、共成长,我们在创作时不可能无动于衷。我们艺术家主动介入,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贴近生活、感受真情。
从这次展览可以看到,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非常之广,例如“天眼”等。很具体细节的展示生活的方方面面,孩童、老年、外卖小哥、援非医疗队等等,以前我们对于现实的表现可能还有点概念化,这次我们能看出来是很多现实都是真实感受。例如《尖峰食刻》,表现了一个非常当代和年轻的后厨。
这一届,对于一些麻木的、无聊的状态的人的表现,基本没有。更重要的是开拓了一个新的精神空间,那就是宏大的、美的、阳光向上的精神空间。
二、就是对丰厚传统用当代性展示,这是与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的。中国艺术前行的路线,是在回望的情况下,用当代思维前行。作品中的传统性领域非常广,既有人文主义的,也有匠人精神的。这样希望我们有一个包容的心理,中国画有一个互补的“两极”,都是共同建设中国画的当代形态。
三、就是要展开全球视野,梳理文化自信,让中国影响世界。这个全球视野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了,是全球文化共生的生态。在这种情况下,每个国家都是平等的,美国和越南,也是平等的。我特别不同意一种观点,就是一提艺术创作就说“美国人怎么怎么样”,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?我们有自身的前进的路径。文化自信也是十八大十九大后一直强调的,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,将在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文化力量,这也是我们每个艺术家的诉求和责任。
我们以什么形态来体现全球视野?我们要坚持中国画的“核”,也要把中国画打开,中国画不是固步自封的。但“核”是什么?是笔墨?顾恺之说过。我个人理解中国画很重要的东西还是“意象”,意象的色彩、意象的表现等等,才是使得“中国画”成为“中国画”的根本。做艺术是一件非常自由的事,我们为什么要限制自己呢?我想中国画是可以广泛借鉴油画、水彩、版画等其他画种的,可以广泛开发、广泛借鉴,在开放的情况下吸取各方面营养。
吕品田(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):
这届美展,也一如既往地体现了这样一个传统,就是构思巧妙——我们的作者没有很概念的理解主题,概念化的反映现实生活,更没有图解式的作品。例如像表现后厨的《尖峰食刻》,画面完全没有油腻、乌烟瘴气的感觉,画面非常清新,这体现了一种巧妙的构思。《芳华》把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作为中国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的隐喻和象征,给花鸟题材一种全新的表现。
此外,作品面貌丰富多样,这种特点表现在题材上的广泛性。题材面很宽广,但凡我们平时在议论的问题,都在美术作品上有所反映。每幅作品都有可取之处,有的在构图上、有的在用笔上、有的在用色上、有的在综合性上,都体现了一种探索性,在我看来,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——一个是延伸和拓展,很多画沿着传统绘画样式、表现手法,进一步拓展;而是表现在综合方面,作者用更大的视野,文化自信,更高的审美眼界,去表现。例如与画科的综合,国画自身画科的综合,写意和工笔的结合,重彩和浅绛的结合。
还有一点,就是作品普遍制作非常精良,还有很多趣味性。不看整体,光看局部,也能让人饶有兴趣。
这三点都反映了一个创作状态,就是作者都从平和从容的心态去创作。过去有很多躁动的气息,这种气息逐年减少,这也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增强。我们对架上绘画,有了高度的自信,让我们表达起来更加的从容。
我还想谈一谈问题,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,是一个长久的问题,这个问题并没有放在一个高度上被认识,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画画?我们画画现在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关注方法论。通过这次展览,我觉得可以概括成“唯视觉盛宴”,但艺术的价值取向不只为了眼睛,要物我合一、心灵和物质的统一,艺术作用是要感染人心,而非停留在眼睛的层面。绘画若只是解决视觉的问题,就带来了三个问题:
一、审美取向模拟化,唯视觉会让我们模拟现实客观物象,因为现实物象已经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物象,例如形态逼真、物质的肌理纹理、物质的感觉,写实都可以让我们把握这些。所以整体走向了模拟化,以至于我们不惜画照片。
二、由于我们追求视觉冲击力,所以我们追求尺幅巨大。这也会导致模式化的问题,这也是一个老问题。我们为了应对追求大尺幅、追求体量上的冲击力,很多人会用拼贴、拼构这种手法,这种手法过了半数,也出现了“硬边风格”。“硬边”是一个现代风格,这会让作品有很强的现代感,但也体现了我们创作的模式化。
三、制作上也有问题,大家都在用视觉效果说话,面对大尺幅作品,我们不得不用“功夫”。把生命时间的长度,转换成了空间上的碎片。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来解决,从学术和理论的角度追问。
林木(四川大学教授、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院研究员):
本届展览整体感觉生气勃勃,值得中国骄傲的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,手法也非常多样。
九届、十届、十一届……每一届工笔画的比例都在55%以上,前几届,有一届进京展,只有一幅是“不太标准”的水墨写意。所以对于本届来说,标准的水墨写意进京比例已经达到33%,水墨写意的质量还相当高,本届全国美展对于水墨写意来说也算是大获全胜了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。
第二的变化就是有一种趋势——工笔和写意融合的成分在增多。过去的那种“很标准”的工笔画在大大减少,陈治、武欣这种笔墨非常精到的,算是“成熟画家”,希望他们继续走下去,跟风的最好减少。现在变线为面的、画面淡雅的多了起来。为了打破画照片的复制感,很多人开始切割和打破照片,这是很大胆的处理方式。还有一些用工笔精细的线条,去处理豪放的形式。工笔画的模式在改变,写意画也弱化了水墨的豪放。一些小写意的作品,朝淡色线的路子走,没有墨法。还有的画只有墨块,有工、有写。
“写意”这个名词是从元朝才开始有的,过去都是提“粗笔”和“细笔”,“工笔”这个词,大概从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用。所以从上一届全国美展和这一届全国美展来看,有了一个很有趣的苗头,就是工笔和写意在融合,就是除了标准的工笔和标准的写意之间,有了很多融合的作品,这类作品大概占这一届的30-40%,恢复了我们古代的非常宽泛的自由创作状态。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是很丰富的,有多种支流和支脉,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头,希望下一次全国美展,这个“问题”更不是“问题”。
还有一些作品很粗糙,粗糙的不能容忍。有的粗糙的作品好像有点创新,我们就对他们比较宽容。还有一些“儿童画式”的作品,可能原来作者画得比较严谨,现在开始画一些“儿童画式”的作品。
李一(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):
过去山东没有很好的美术馆,本届也是全国美展第一次来山东办。今年,办了此次展览,对山东从美术大省也往美术强省过渡,有了一些重要推进。
网上对于此次中国画展有很多非议,“大、密、拼”等,但没有非议此次展览要不要在山东办这个问题,应该说,办晚了。
另外,山东的作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非常不错的,12件获奖提名,咱们山东占了3幅,比例是非常大的,也说明山东在从美术大省向美术强省迈进。入选数目来说,本届山东作品入选数量,也是历届之最,而且质量都不错。
黄宗贤(中国美协理论委员副主任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):
全国美展这种形式,我们应该珍惜。它给我们所有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平台,它给各画种进行了一种主流景观的呈现。
我总结的特点一,多样性、鲜活性、丰富性在这次的展览扑面而来。大多作品反映现实和民众生活的多样性。
第二个特点,世俗景象、百姓的生活都在艺术家的笔下得到生动直观的呈现。雕塑、油画都是如此,国画更是体现得非常非常明显。艺术家视野更下往下沉,宏大叙事让位于平实的生活。
第三个特点,很多艺术家创作基于对时代的真情感受。时代性体现在语言的时代性上。、第四个特点是媒介语言的跨界性,很多画好像游离了国画语言,如何把握这个度,这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。国画、油画,被称为架上艺术,我们的材质本身就被限制。
问题也有几个:第一、现实生活的景观化,缺失艺术家的判断,要么是一群人站着傻笑,要么是一群人站着玩手机,构图是很好看,但是这种作品就是呈现一个外界景观,很难让我们“走进去”。
第二、人文精神的单薄化,所有的时代要承载时代精神和观点。有的画仅仅是构成要素,不是有精神性的生命。没有直面而来的打动人心的东西。
第三、艺术效果的制作化,我们误把制作精良误解为细致的代名词。写意是一种态度和精神。不是写意与工笔之争,而是我们的空间紧缩了,我们的意向空间得不到拓展。
第四、跟风现象,拼贴现象、装饰感现象——九宫格至少不下20幅,好像碎片化、零碎化成了王道。如果抽离出来,这种画什么都不是。这种拼贴绘画是今天绘画的一种,是从美国传过来的。很多人拼贴得很好,但这种语言要跟表达内容一致,若只是裁剪开了,就是一种跟风而已。
我相信,任何一个展览,不可能像全国美展一样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,有批评有议论,说明了大家在关注,老百姓在关注。
来源:新时报